Login

View change log entry

Navigation:  ◀ 82667  82669 ▶ 

Change log entry 82668
Processed by: richwarm (2024-04-01 06:55:12 UTC)
Comment: << review queue entry 76255 - submitted by 'encn' >>
洋场 /yángchǎng/ 名词
旧指外国人聚居较多的城市(如上海、天津)或这些城市里的外国租界。「洋场恶少」

当时在上海的外国人,因担心华人排外,都住在了租界里,以利租界当局的保护。租界里于是有了专供他们享用的高楼、商店、餐饮、娱乐场所,渐变灯红酒绿。市民因租界里洋货充斥,洋房高耸,洋人比比皆是,所以把租界叫作了“洋场”。  

  至于为什么要加“十里”呢?据《上海辞典》载:上海开埠后,外国人不断涌来沪上,在外滩建造洋楼,开设洋行,并划定租界,其时最早的英美两租界(即公共租界)的长度约十华里,自此即有“十里洋场”之称。还有一种说法,地处英美租界的南京路,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商业街,也是旧上海最热闹繁华的所在,它东起黄浦江边外滩,西达静安寺,全长约十里路,被称为“十里洋场”。  

  晚清时期,不论是英美租界还是法租界,曾一而再再而三强行拓展地界,面积翻了几番,但“十里洋场”之名一直沿用而未变。故而“十里”两字,只是一个虚拟数词,表示了方圆或长度之大。渐渐的,人们以“十里洋场”泛称整个旧上海了,《上海辞典》:以租界为标志的十里洋场的发展与繁荣,使上海成了西方冒险家的乐园,他们先后修筑跑马厅,开辟南京路,为宣扬西方文明,出现了包括新闻、出版、电影、文化的众多机构,还有舞场、夜总会、赌场、酒吧、妓院,成为旧上海的代名词。 
Diff:
+ 洋場 洋场 [[yang2chang3]] /(old) foreign concession/
By MDBG 2025
Privacy and cookies
Help wanted: the CC-CEDICT project is looking for new volunteer editors!